NEWS
—— 新聞中心 ——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歷程
建筑智能化行業的發展起步于1984年美國的哈特福德市(HARTFORD)城市廣場 CITY PLACE的舊樓改造。在樓內開始鋪設大量的電纜、增加程控交換機和計算機等辦公設備,并將樓內的部分機電設備采用計算機進行控制和管理。
1985年,日本東京建成的青山大樓在綜合服務功能方面進行了適當提升。采用了門禁管理系統、文件及服務器等辦公自動化系統,在建筑物商業用途、布局等方面綜合考慮了消防、通訊等方面的靈活配置需求。
國內建筑智能化發展的三個階段
1、建筑智能化1.0時代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才開始引入并實施智能建筑的理念。一直到2005年,通過近10年的發展,建筑智能化項目涵蓋的子系統已經多達近20個以上。
系統建設和資金投入重點還是在布線、語音及網絡、音視頻等基礎通訊和辦公系統方面。
相關子系統之間基本都是獨立的,系統之間很少有互聯互通的協議和接口。
2、建筑智能化2.0時代
2006年到2012,建筑智能化行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主要的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安全領域(監控、報警、門禁等系統,并實現了聯動控制作為基本要求),二是在集中控制和管理需求方面進行了嘗試(IBMS系統在大型項目中落的)。
3、建筑智能化的后2.0時代
2013年至今,建筑智能化所涵蓋的各個子系統逐漸IP化,基本上實現了在一張智能網上接入和控制左右子系統的主要設備。
大部分前端設備也標配了網絡端口,以支持TCP/IP協議為主。
建筑智能化發展的影響因素
在建筑智能化的發展進程中,如何看待該行業的發展、發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我認為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觀察和思考,一是通信及傳輸技術的發展,二是國內近年來建筑市場的飛速發展。
1、通信及傳輸技術的發展
通信及傳輸技術的發展受摩爾定律的影響,計算能力、芯片處理能力、小型化、低功耗、各類傳輸協議的標準化組織的長足發展等對于形成行業標準的各類前后端采集、傳輸、計算等領域的設備奠定了基礎。
3C產業鏈的完善,各類設計、研發制造、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的專注,以及各類代工廠的產能和質量控制能力提升都為技術和產品的應用帶來了廣泛的市場發展基礎。
2、國內建筑市場的飛速發展
國內近年來的房地產市場的火爆,資金的大規模投入產生了大量的市場需求。
得益于北京2008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以及其他國家大型場館建設、各地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等)的各種嘗試等都為建筑智能化市場的行業應用、人才培養、系統功能創新、在建筑智能化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的理念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為推動建筑智能化的深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理念、技術、管理、服務、人才方面的積累,為后續的物聯網時代的建筑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領域
現在的建筑智能化行業的業務范圍早已經不是專指智能建筑領域,他的外延很大,已經涵蓋了智慧城市的很多方面。
在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工廠、智慧養老、智慧建筑、智慧小鎮、智慧商圈等很多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建筑智能化行業的第一梯隊企業所從事的業務范圍已經包含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許多都是跨領域的信息化開發、集成企業?;镜韧谥腔鄢鞘?、智慧地球的具體實施者、建設者。
2017年06月28日
上一篇:
下一篇:
建筑智能化3.0(-貳)
添加時間: